新闻动态
- 发布日期:2025-05-21 08:45 点击次数:184
深夜的家中,监控摄像头突然传出陌生男子的口哨声和说话声——这并非恐怖片情节,而是浙江一位女子近日的真实遭遇。4月25日晚11点23分,已入睡的女子被客厅传来的异响惊醒,发现声音竟来自自家的小米监控摄像头,里面清晰地传出音乐声和一个男声的"来了,每天都是11点半左右,很准时……"
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网友热议,许多人分享类似经历。有网友称曾发现自家摄像头被陌生IP连接,还有人称目睹摄像头自动转动时出现"拉锯战"。小米官方回应称,可能是亲友误操作或密码设置过于简单导致,建议用户检查访问记录并加强安全设置。但专家指出,这背后暴露的是整个智能家居行业的安全隐患。
摄像头入侵频发 专家揭秘七大漏洞
中国网络安全专家邹晓东分析,监控被入侵主要有七大可能:安装人员掌握初始密码、使用默认弱密码、设备端口暴露、路由器安全不足、设备加密缺陷、厂商通信协议被攻破,以及设备加入僵尸网络。在此事件中,更可能是前三种基础性漏洞所致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已不是孤例。今年9月,有网友称卧室摄像头突然被陌生男声控制;更触目惊心的是,北京朝阳法院曾通报一起案件,黑客巫某某控制了超18万个摄像头,涉及医院、家庭等私密场所,最终获刑5年。这些案例揭示了一条黑色产业链:偷拍隐私视频被转卖或在线付费观看。
三招筑牢家庭监控防火墙
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?公安部门和专家给出关键建议:首先,选购正规品牌设备,避免使用默认密码,设置包含大小写字母、数字和符号的复杂密码;其次,定期更新固件补丁,检查设备连接记录;最重要的是,切勿将摄像头对准卧室、浴室等私密区域,使用时可采用物理遮挡方式。
当发现异常时,应立即断电并报警。如小米客服所示,用户可通过官方APP提交日志分析入侵路径。记住,智能设备是"双刃剑",在享受便利的同时,必须建立"安全第一"的使用意识,别让守护者变成偷窥者的帮凶。
这起事件再次敲响隐私安全警钟。在万物互联时代,我们既需要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,更需警惕随之而来的风险。只有厂商严把安全关、用户提高防范意识、法律加大打击力度,才能让智能家居真正成为安全的港湾,而非隐私的漏斗。